越是这样努力的人,可能越不幸
越是这样努力的人,可能越不幸。昨天看了一个视频,边看边背后发凉。视
2023-08-14越是这样努力的人,可能越不幸。
(相关资料图)
昨天看了一个视频,边看边背后发凉。
视频的主角是一位躺平三年的男生,过着床、电脑、厕所三点一线摆烂的生活。
他以自身经验告诫大家,没有自控力,千万不要随意开躺。
更不要像他一样,轻易说这种话—— “我目前水平不够,得先提升一下能力,然后再去找工作。”
因为,他这一提升,就提升了三年。
结果除了睡眠时长和游戏等级,其他啥也没收获。
来源:pexels
这则视频让人不禁反思:在做某样有挑战性的事之前,我们时常会给自己设置一些前置条件。
明明可以直接去做的事情,非要绕条曲线。
比如: 把家里打扫干净,我才能好好复习;
吃饱了,才有力气减肥;我得先变得优秀,再去谈恋爱。
这些前置条件,有没有自我欺骗、自我妨碍的成分在呢?
会不会是,我们为了拖延,才不得已地自我安慰?
今天,想和大家谈谈“曲线思维”这件事。
01
想做某事为什么偏要绕弯?
什么叫做“曲线思维”?
意思是,明明知道有迫切需要做的事情,却拖着不愿意面对;
反而用其他事情为自己开脱,做“合理化”辩解的行为。
就像视频中的男生,虽然嘴上说“先自我提升,再找工作“,实则是在回避“工作难找,我不想努力”的现实。
并不是说“先准备,再行动”的想法本身有什么错误,而是有时候,你并没有对自己诚实。
要问问自己,是真的想全心全意投入准备呢,还是因为惧怕面对负面的结果,而特地走了条弯路?
来源:pexels
有一位朋友A,人非常自律,却唯独在亲密关系方面很爱“走曲线”。
她有个目标,是在30岁之前谈一场成熟的恋爱,获得一份理想的亲密关系。
按理来说,针对这一目标,她应该多接触异性,在相处中观察对方,甚至多尝试恋爱,来弄清自己的需求和喜好。
但她并不这么做,而是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学习恋爱理论上,花很多时间来“提升自己”。
身边有人想给她介绍异性时,她的反应总是“我还没准备好“、”我最近状态一般”。
来源:pexels
提升自己也并没有错,但是否在提升的过程中,就不配得到想要的关系了呢?
和开头的那位男生一样,A也困在了“曲线思维”的陷进里。
“提升自己”已经超越了本意,不光是“提升”,还是对结果做出消极预判后的防御。
因为只要一直不直面最终的目标,就不用接受(想象中的)惨淡的结果。
这背后,其实是“完美主义”在作祟——
要么不谈,要谈就得是理想中的关系;
工作要么不找,要找就得是“神仙工作”;
相比于客观事实,完美主义者内心有一套自己的标准。
他们严格坚持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,并以自己是否能达到这些标准,来评判自身价值。
来源:pexels
比如女生A,在她心目中,一段合格的恋爱就应该是两个强大、优秀的人的结合。
自己还没达到应有的标准,不够优秀,则不该尝试恋爱。
他们的核心信念是“我是不够好的”、“我是无能的”,认定自己需要足够好,才有做某事的资格。
因此在行为上,会表现出过度的谨慎、拖延、回避。
即使定了目标,也会因为消极的核心信念,而迟迟不敢行动。
02
走曲线是一种补偿策略
“曲线思维”是消极核心信念的外化表现,为了回避“我不行”的感受,曲线思维的人会采取一些补偿行为。
比如,觉得“我能力太差”的人,并不会敞开了摆烂,心安理得地对身边人说“我不想找工作”。
反而可能告诉所有人“我要好好学习,提升自己”,从而塑造一套正面的形象。
不同的人,即使都有想提升自己的意愿,如果核心信念不同,其出发点和最终效果也会不一样。
有积极核心信念的人,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,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,就有很大的希望获得回报,因此也会更有行动力。
而觉得“我不行”的人,即使内心很想努力,但由于对结果不报什么希望,行动力可能很低。
所谓的“提升自己”,也只是用假装努力,来掩盖“我不行”的羞耻感。
来源:pexels
拿那位躺平三年的男生举例,他的遭遇及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的:
投了50份简历出去了无音讯,一定是我太差劲了;找不到工作就无法活下去,我的人生完蛋了。
这句话的中的一些要素,其实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。简历投出去没有回馈,可能是技能不够匹配、投递数目不够多、简历不够完善。
而就算暂时找不到工作,人生也并不会完蛋。但因为他内心“我太差”的核心信念,自然而然将发生的所有事,归结于自己不够好,内心受挫,从而影响对待生活的策略。
上面提到的假装努力,就是补偿策略的一种。
曲线思维的人惯用的另一种补偿策略,叫做“回避策略”,也就是对于真正重要的、需要做的事情视而不见。
为了避免暴露自己“无能”的核心信念,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躲开一些不利的情境。
来源:pexels
他们害怕被拒绝、责难、质疑、被讨厌,除了回避事件以外,也会选择回避交往。
几年前看过一个叫“手持十张证书,月入不到3000”的帖子,很是震撼。
帖主有一份稳定且清闲的工作,想在工作之外研究赚钱的方法,改善生活质量。
但总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,不配赚到很多的钱,需要先补齐各种证书,变成全能选手,成为真正的“大佬”。
于是,她花几年的时间,考了律师证、营养师证、会计证......报名费泼出去了一大堆。
而赚钱改善生活的初衷,反而抛到了九霄云外。
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,一想到要靠这些赚钱,总觉得没底,认为自己还不够靠谱,没有什么真正的本领。
帖主用疯狂的努力,来回避她真正害怕的“赚钱”这件事,这其中可能有未解决的金钱羞耻,或者冒名顶替心理。
如果不能觉察到自己的负性核心信念,做再多的准备,考再多的证书,可能也是徒劳。
来源:pexels
03
曲线思维该如何摆脱?
陷入“曲线思维”中的我们,仿佛被抛进一座巨大的迷宫。局外人看来,出口和入口间明明有一条直线,而身在其中的我们,却被绕进弯道,还难以觉察。
当你发现自己陷入“曲线思维”时,可以尝试以下三种办法:
1)、反驳法,对抗消极预判
当你意识到,自己想通过做无关紧要的事情,来回避真正重要的事时,可以试着觉察自己的感受,并反驳它。
比如,在想进入一段关系,却一次次拒绝接触他人时,问问自己:“你在担心什么?”可能是:“我不够好”、“没人会喜欢我”、“我不好看”。
试着将这些负面信念写下来,并且一条一条反驳。
来源:pexels
“我不够好”
反驳:什么叫够好呢?优秀和拥有一段好的关系,有必然联系吗?
“没人会喜欢我”
反驳:你并没有读心术,而且别人的看法是流动的,何况大多数人的态度对你来说并不重要。
“我不好看”
反驳:审美是很主观的,你很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,在人群中很容易被记住。
在心烦意乱时,反驳法可以帮助调整你自我评价的方式,仿佛有一双眼睛,站在身体之外看着自己,用一种更加包容和客观的方式。
来源:pexels
2)、自我接纳式陈述,增强掌控感
一个人的自我评价,影响着行动力和掌控感。
很多年前,特别流行一种做法,是对着镜子练习说:我很好、我肯定能做到、我一定能行。
对于有消极核心信念的人来说,这种强行的夸奖带有一种自我欺骗的意味,反而让人觉得“我做不到的话,就真的很糟糕”。
比起自我肯定,自我接纳式的陈述更加客观,也更能帮助提升掌控感。
带入那个找工作的男生,可以这样对自己说:
我确实简历不够丰富,但不能否认我的学习能力挺强的;
我有时不够自信,不过可以试着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;
我确实比较敏感,但这种特质让我对生活有更丰富细腻的体验。
甚至可以将这些话写在纸条上,经常看一看,用新的,更合理的自我认知,来抵消“我不行”的消极信念。
来源:pexels
3)、只求进步,放下完美
人总是难以避免地向上看,和他人比较,但这种比较是没有尽头的,总有比自己做得更好、更优秀的人。
心理学者朱迪斯贝克,提倡一种更合理的比较方式:和自己比,和过去比。
在被情绪问题困扰时,不能和周围处于健康状态的人去比较,这对自己来说很不公平。
当陷入畏难情绪,想要通过逃避来避开问题时,你可以为自己设立一个“缓冲时间”。
比如,担心自己尝试了也学不会,只想陷阱游戏里去,那没关系,你可以先玩一会儿。
第一天可能玩了40分钟,才缓慢开启学习,第二天可以试着缩减到30分钟,以此类推。
允许自己和“不想做”的情绪呆上一会儿,给自己营造一个灵活、宽松的氛围。
就像小时候父母对我们一样,逼的越紧,越不想做某件事,有时候适度的放养,也未尝不可。
来源:pexels
很多时候,我们迟迟不做某件事,看起来是拖延、懒惰、不上进、走弯路,但其实,可能是内心的火力不足。
没有足够的自我肯定,失掉了对生活的掌控感。
因此,在觉察到自己“走弯路”时,试着给自己一点时间,从微小的事情做起,将灵魂和身体,慢慢引回正轨。
还想说的是,虽然“曲线思维”不好,的确使我们绕了段远路,但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:
成长的路途没有路标,很多事情需要你亲自探索,亲自踩坑之后,才能够真正领悟。
不论行走在哪条路,对自己、对时间有点耐心,总没错。